院长:孙哲南

孙哲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6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下一代信息技术先导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基金委重点项目。系统发展了虹膜识别的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从虹膜图像获取的信息源头进行系统创新,解决了虹膜成像与预处理、特征表达与匹配、虹膜图像分类等关键科学问题;在2D和3D人脸识别、掌纹与掌静脉成像与识别、文本独立的笔迹识别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子空间聚类、鲁棒稀疏表示、谱回归鉴别分析等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若干创新思想。在Springer出版社的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系列丛书出版英文编著5部,发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133篇,包括IEEE T-PAMI、IEEE T-IP、IEEE T-CSVT、IEEE T-IFS、IEEE T-SMC-C、Pattern Recognition、CVIU等本领域权威期刊,论文被SCI收录20篇,EI收录97篇,被SCI他引400多次,Google Scholar引用2000多次,H-index指数24。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虹膜识别技术在国际竞赛NICE蝉联冠军并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在煤矿、司法、金融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占据了70%国内市场份额,打破了日本松下、韩国LG等虹膜识别产品在我国的垄断局面并实现技术出口欧美发达国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孙哲南担任IAPR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和模式识别专委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和IEEE Biometrics Compendium担任编委,多次参与组织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学术会议ICB和BTAS以及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

 

 

 

 

 

执行院长:薛文芳

薛文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在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正式参与筹建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持国家“十二五”预研重点项目1项,外交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民用航天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子项1项,创新基金1项,申请发明专利28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22篇。2011年任研究所总工助理,领导并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全媒体大数据智能处理”在多个业务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2015年3月任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负责全院的日常管理与新方向开拓。最新主持开展的专项课题《国际产能合作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多个主管领导的指导与支持,正在整合社科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信保等优质资源,定制国家风险评估模型、产业研究模型和国际舆情分析模型;打造国家级海外投资风险智能检测、识别、预测、预警平台,用智能识别技术快速提升中国智库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                                                

 

 

 

 

 

副院长:张堃博

张堃博,博士, 2006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士学位,2008和2011年分别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2016年在美国Nexteer Automotive(原通用汽车公司)任先进制造高级研发工程师,2016年加入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智能制造、计算成像、成像系统集成、柔性制造、人机交互等,已在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独立管理和设计1500万美元以上机器视觉相关汽车制造项目,累计为600万以上宝马、福特、通用、雪铁龙、丰田等汽车零部件提供机器视觉检测和追溯系统。主持及作为核心人员负责和参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四川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1项,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1项,主持10余项横向技术开发课题。美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理事,欧美同学会会员,同时为ICRA、Shock and Vibration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副院长兼数字赋能中心主任:党晓刚

党晓刚,2006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至2011年,在军工、医疗器械领域从事了5年的系统软硬件设计及算法开发工作。2011年至2016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连续创业,聚焦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于2014年加入和君咨询,参与创建和领导和君咨询产城发展事业部,担任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副主任。2017年至今,主要为政府、园区管委会和政府平台公司提供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咨询与产业落地服务。其中产业落地服务,核心目标是为区域产业集群引入高端产业资源(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尖端技术、金融资本、管理咨询等),帮助区域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2022年加入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数字赋能中心业务。